近年來,越來越多父母和專家學者都提倡並支持運動可以帶給成長中的孩子更多的 "想像力"、 "創造力"、"專注力",甚至是 "解決問題" 的能力。這次,好媽有機會閱讀到『每天15分鐘,動出孩子的專注力』,由德國運動醫學博士、兒童專注力訓練專家 詹元碩 著作的這本書,好媽點頭如搗蒜,而且好媽更是認為,培養孩子們擁有這些能力,我們其實都做得到!
此書分為6大章節:
第一節是提醒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需要注意孩子日常習慣引起各種行為的發展。
第二節是認識大腦發展與結構與孩子發育中的關係。
第三節是飲食對腦部發展的影響。
第四節與第五節便是說明 "運動" 所能帶給孩子們重要的發展與各種能力的建立。
最後,第六節是提供給家長們能引導孩子每天至少15分鐘的 "動作練習",就算沒時間出門也能在家持續 "動" 出注意力呦!
好媽對於這本書最有心得的部分在第四和第五章節!
第四章 運動能有效開發孩子的大腦潛能
雖然這部分還是屬於較為理論論述,但是,在許多專家的實驗之下,證實了有充分運動量的孩子相對於缺乏運動量的孩子,腦部活化度來得高!我想,身為父母的也一定知道小娃兒最初步的肢體發展,便是讓孩子有足夠的空間爬行和活動,進而孩子發展到身體各部分的諧調能力,使得孩子能做到手眼諧調,手腳靈活。千萬別忽視這樣小小孩兒的活動發展,因為,人腦不在大,在於它所發展出的突觸密度!肢體活動的強度不在體能的消耗,而是在於它能讓大腦活化後帶來更佳的專注力!
因此,對於孩子大腦潛能的開發,最有效的莫過於 "運動"!
(書裡有提到,千萬別再狂逼著孩子要~ 讀書~讀書~讀書才有前途! 這是不對的!)
第五章 運動力 等於 競爭力
這個章節就具體的說明了多元化的運動,可以激發出孩子潛在不同的能力!
提升 "警覺性" 注意力的動作,以書面側邊 "綠色" 為分類,共有10種動作,方便讓孩子們在家就能運動!這部分的動作主要是以訓練大肢體動作,讓孩子全身大量運動,增加心肺功能循環和提升大腦血液氧氣供給,進而提升孩子注意力清醒度和警覺性!
增加 "專注性" 注意力控制動作,以書面側邊 "橘色" 為分類,共有14種動作,方便孩子們在家就能運動。這部分動作是著重於促進左腦與右腦的連結以及手眼諧調能力,藉由身體的肌肉和拋接物體的動作來訓練,以增加視覺追蹤功能和注意力控制力,進而提升專注力!
激發注意力 "靈敏度" 的動作,以書面 "紫色" 為分類,共有9個動作,方便孩子們在家就能運動。這部分動作是以訓練肢體精細動作控制為主,可增加大腦神經元聯結,提升大腦訊息處理效率,藉由這些動作訓練可以增加孩子注意力的靈敏度和學習上的效率!
閱讀過『每天15分鐘,動出孩子的專注力』,好媽更加的堅定這半年來帶著好佳在落實 "運動" 提升學習效率的想法是對的,也是必要的,在這篇分享文的一開始,好媽說到:培養孩子們擁有這些能力(想像力、創造力、專注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其實都做得到!會這樣說是因為好媽發現,就這個暑假,好媽帶著孩子就已經做到這些激發孩子潛能的運動高達80%囉~~~~
運動一:跑步
有氧跑步運動可以增加腦部的新陳代謝、活化腦部細胞,進而提升創意能力與思考能力。
好媽盡可能得每日帶好佳在到國小校園內運動,不論是慢跑或是追逐,對身體健康,又可讓頭好壯壯^^
運動二:遊戲
孩子在許多運動和遊戲的過程中需要創造、監控、修改認知計畫來因應各種突來的改變,這就是所謂 "解決問題" 的能力。
運動三:表演
表演是一種團體合作的運動,需要良好的社交能力和領導能力,這是未來面對社會競爭力的重要基礎。
一場演出的完美呈現,絕對需要表演者彼此之間的分享和互助合作!接觸團體運動,讓孩子在團體中學習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盡心盡力完成被指派的任務。
運動四:游泳
游泳也是屬於有氧運動之一,而適當的運動對人的情緒與行為功能都有很大的正面效益。
學習面對壓力和控制情緒,讓孩子找到疏壓的管道!
運動五:騎腳踏車
中強度的運動更是能降低焦慮並提升抗壓性!
運動可改變大腦負責認知和情緒行為運作的區域,調節腦部神經傳的物質分泌的效能,並增加腦部血液流量,誘發腦神經細胞的連結。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不僅能改善憂鬱和焦慮症狀,也能增加在面對壓力時,能有更多的正面情緒。
運動六:攀岩
書中提到 "攀岩",主要是訓練沉著的精神以面對困難度增加的挑戰!
設定目標、承受壓力與堅持的態度,還有全力以赴的精神!
學習不怕面對失敗的精神, "勇氣" 的培養!
好媽很希望能把書裡提到 "運動" 帶給孩子們所有的好處分享給大家了解,也同時讓大家知道,讓孩子在生活中接觸運動真的不難,只要我們父母有心陪伴和用心帶領,相信孩子的未來不需要我們擔心。